新闻动态

首届浙大高等教育论坛·平行论坛

部门:教育学院办公网      日期:2023-11-17 09:43:11      访问次数:10

平行论坛一

20231114日下午,首届浙江大学高等教育论坛平行论坛一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圆正·启真酒店四楼报告厅举行。本场平行论坛的主题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由完美体育平台张佳副教授主持。8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分别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宏宇作题为《建设高等教育中国话语体系的三重逻辑》的报告。研究认为,话语体系是一种思维方式,构建高等教育中国话语体系需要遵循如下三个逻辑:一是思考逻辑,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建立高等教育理论体系;二是行动逻辑,要推进高等教育强国战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贡献高等教育的中国方案;三是表达逻辑,要提升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自信心,提升话语权和传播力。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李宏宇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汪晨作题为《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逻辑、特征与路径——基于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的报告。研究认为,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遵循如下三重思想逻辑:一是融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高等教育智慧的思想渊源,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三是从借鉴为主到“面向世界”的中国经验。研究建议,坚持根本质量与整体质量携手并进;构建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拓展深化高等教育创新智慧力量;以及建设“世界一流”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新形态。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汪晨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何沛云作题为《教育促进共同富裕之提低中扩效应——兼论我国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现状》的报告。研究发现,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能够有效降低低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中等收入群体占比;相较于教育数量,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更具改善作用。我国应继续推动不同地区间的教育均衡发展,增加对农村、偏远等弱势地区的教育投入,保障各地区接受各类教育资源的机会公平,加大对高等教育资源弱势地区的扶持力度。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何沛云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周奕作题为《中国高等教育实证研究演进:历程、逻辑与路径》的报告。研究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实证研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准实证研究、快车道发展、规范成熟三大阶段。发展进程主要遵循如下逻辑:学科助推是实证研究的生发动力;实践牵引是实证研究的现实土壤;域外借鉴是实证研究的他山之石;学者深耕是实证研究的自觉意识。未来的中国高等教育实证研究可在内外规范、问题意识、本土特性及范式革新等方面探索更为广泛的空间。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周奕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杨兴杉作题为《西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与区域发展需求不平衡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的报告。研究发现,从空间布局来看,我国西部优质高等教育分布状况弱;从空间聚集程度来看,我国西部优质高等教育集聚程度低;从空间扩散方向来看,我国优质高等教育扩散方向呈现偏离西部的特征。总体而言,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仍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研究建议,高校应增强优质发展的内生力量;西部须形成优质高等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国家需设立西部优质高等教育发展基金。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杨兴杉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李雄作题为《危机与迭代:当代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趋向分析》的报告。高等教育体系面临从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范式转换”危机,应当从观念层面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哲学变革,建构新的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哲学和理论,同时从制度层面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体制转型,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推动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建立政府-大学-产业-公众-环境深度融合的智能协同机制,从而最终建立起适应高质量高等教育规律的新型举国体制。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李雄

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赵志强作题为《可持续发展: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意蕴与路径》的报告。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实现变道超车在根本上靠的是人才,而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在新发展理念框架之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方面仍存在问题。为推动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应当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服务体系、学科体系、评价体系、对外开放体系和资源共享体系。



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赵志强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于正阳作题为《论现代大学想象力的失落与重构》的报告。由于受到创业主义、全球化和公共管理主义等意识形态的影响,大学出现了意识形态功利化、空间互动限制化和伦理自利等想象力失落现象。主要原因包括:传统办学模式对大学理念想象力的规训;社会嵌入型大学治理体系对大学实践想象力的限制;以及乌卡时代复杂的外部环境对大学变革想象力的制约。重构大学想象力,就必须超越传统理念,建构“可行的乌托邦”;创新治理体系,拓展大学想象力空间;基于多变情境建构大学想象力的多重结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于正阳


平行论坛二

20231114日下午,首届浙大高等教育论坛平行论坛二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圆正·启真酒店四楼报告厅举行。本场论坛的主题是“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由完美体育平台长聘副教授韩双淼主持。9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分别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完美体育平台刘智慧作题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跨学科课程学习参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与主修专业课程比较的视角》的报告。研究发现,本科生跨学科课程学习参与处于中等水平,且社交、认知和行为参与水平均较低,与主修专业课程差异显著。需要重视学校跨学科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组织结构;提升跨学科课程内容适切性,改善课程质量;增强教师跨学科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学生跨学科学习意识,促进学生间交流互动。


完美体育平台 刘智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杨选瑾作题为《“双一流”高校推进学科交叉的行动特征及其逻辑:政策工具的视角》的报告。研究发现,“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交叉战略的行动特征主要包括以学科群为生产单位的知识创新模式、以专项建设为抓手的资金投入机制,以及以学科特区为引领的制度保障体系。“双一流”高校推进学科交叉需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建立有特色可持续的学科交叉生态系统,同时以学科交叉打通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培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交叉学科人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杨选瑾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丁汶萍作题为《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自主发展之路——从学科边界视角分析》的报告。研究从学科边界的视角出发,将高等教育学的发展之路分为了萌芽、肇始、多样化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着高等教育进入学科体制之前作为一个领域的自主发展、高等教育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到二级学科的自主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学从作为二级学科到倡议建设成为一级学科的动态过程。研究从学科发展的社会需求、学科制度下的利益诉求、学科分类存在的不合理成分、高等教育学被学界承认的愿望等方面,强调了高等教育学需要划分学科边界的原因。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丁汶萍


完美体育平台韩啸作题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对国际化人才的内涵认知和类型定位——基于171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人才培养目标的考察》的报告。研究发现,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人才培养目标兼顾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强调专业要素和市场需求,但尚缺乏具体解释和细致划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人才培养目标仍需细化内涵要求,精准类型定位;动态适应市场,打造专业特色;用好母体资源,紧握质量抓手;自足中国特色,总结办学成绩。


完美体育平台 韩啸


浙江科技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冯书锦作题为《本科生创造型领导力发展机制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视角》的报告。研究发现,本科生创造型领导力处于较高水平,发展型关系对创造型领导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创造性认知投入和领导力自我效能发挥了单独中介和链式中介作用,表明社会交往水平促进了个体认知过程,进而影响了创造型领导力发展。研究建议,要在本科生课程设计中加强团队学习,为本科生创造型领导力发展提供更普遍的机会。


浙江科技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冯书锦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李歆睿作题为《普及化背景下的研究生专业社会化:内涵、阶段划分与影响因素》的报告。研究认为,研究生专业社会化的内涵重心应从“专业学术发展”转移至“专业自我发展”,研究生专业社会化是一个动态性和持续性的复杂历程,可以划分为预期、初级、正式和完全四个阶段。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特质、人际关系和组织环境是影响研究生专业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李歆睿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黄露菡作题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何以“同中存异”?——基于39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的分析》的报告。在“强基计划”实践中,各高校形成了以全面多维创新为抓手的综合平衡型、以重点专业拔尖为突破的战略科技型、以人文博学深究为基石的哲社创新型三类标准。研究建议,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强化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改变拔尖创新人才指标化的评价标准,推动整体教育理念的升级;提高人才选拔效度和精度,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黄露菡


南京大学朱德玲作题为《学术抑或市场:培养目标定位对博士生学术志趣变化的影响——基于2022Nature全球研究调查数据的分析》的报告。研究发现,“学术导向”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影响博士生学术志趣增长的内生逻辑,而“市场导向”培养目标定位则是抑制博士生学术志趣消退的外生逻辑。与其他类型培养目标相比,“高学术-高市场”的融合一体化型培养目标对博士生学术志趣变化的影响效应最大。应重申“学术性”在培养定位中的价值,适度秉持“市场化”对博士生研究议程的重塑,建立自主包容的产学研支持体系。


南京大学 朱德玲

完美体育平台叶映华教授作题为《社交媒体使用阻碍或促进了博士生的学术创新能力?——以社会情感能力与注意失败为中介》的报告。研究发现,当前博士生社交媒体成瘾的现象较为严重。博士生社交媒体使用动机(认知性和享乐性)对其学术创新能力存在显著正向预测;博士生社交媒体成瘾对其学术创新能力存在显著负向预测;社交媒体享乐性使用显著预测社交媒体成瘾。高校及博士生群体均应关注并重视博士生社交媒体成瘾现状及其可能的消极影响。


完美体育平台 叶映华教授


平行论坛三

20231114日下午,首届浙大高等教育论坛平行论坛三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圆正·启真酒店四楼报告厅举行。本场论坛的主题是“高等教育师资、治理与体系”,由完美体育平台长聘副教授黄亚婷主持。8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分别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浙江财经大学谢静作题为《将文化带回学术职业研究视阈:文化对于大学教师认知与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的报告。研究基于立体式的文化系统,采用理解-阐释主义取向下的案例研究设计,对三所研究型大学的30位教师开展半结构式深度访谈。研究从院校文化的权力话语机制、学科文化的知识溢出机制、职业文化的意义导引机制与社会文化的实践自觉机制四个方面分析了文化之于大学教师学术身份与学术行为的作用机制,并为大学教师提供了一套包含意义与技能的文化“工具箱”。


浙江财经大学 谢静

厦门大学黄伊琳作题为《高质量教师何以养成?——美国加州高水平综合大学教师教育项目研究》的报告。研究以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师教育项目为研究对象,划分了美国教师教育项目的发展阶段,并从愿景使命、培养目标、选拔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实习与考核评估六个方面详述了加州综合大学卓越教师的培养模式。研究认为,将促进教育公平纳入卓越教师培养是高质量教师培养的应有之义。

厦门大学 黄伊琳

厦门大学屈西西作题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创生逻辑与战略特质——基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的报告。研究借鉴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以空间邻近、外部需求、创新主体、创新环境作为分析框架,认为面向未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共生协同体构建要平衡外部需求导向与内部体系稳定性的矛盾,带动共生单元高阶成长;摆脱“大组织”式办学的路径依赖,构建“后科学”时代的共生环境;祛魅“国际化”价值标准,形成具备中国特色的共生模式。


厦门大学 屈西西

北京大学曹宇莲作题为《中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及其演变——基于1993-2020年高校校区数据的实证研究》的报告。研究采用1993-2020年所有高校各校区的空间信息,借鉴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理论,分三个阶段回答高校空间布局由谁配置、如何配置、为谁配置这一问题。研究认为,高校空间布局变迁的宏观格局是西部振兴、东北塌陷、南北差距扩大;中观格局是省内依然集聚,城市内扩散明显;微观格局是多校区办学、郊区化与异地搬迁。

北京大学 曹宇莲


西南大学陈永堂作题为《高校教学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内容和路径》的报告。研究借鉴治理理论,遵循“治理共识—治理结构—治理行动”的逻辑线索,尝试建立高校教学治理现代化的内容架构。研究建议,要健全教学治理制度机制建设,提高治理体系的治理效能;建构多元主体间的亲密关系,增进主体间的信任和依赖;构筑多元主体协作共治格局,提升教学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进教学治理评价的科学化,发挥评价驱动进步的功能。


西南大学 陈永堂


浙江大学钱跳跳作题为《全球高等教育治理体系转型的逻辑动因、作用机制与中国道路》的报告。研究认为,全球高等教育治理体系转型面临三重现实困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领导地位受到冲击、新兴国家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受到制约,以及多边网络合作的全球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受到挑战。对此,研究从治理理念、治理体系和能力、治理道路等方面明确了全球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路径。


浙江大学 钱跳跳


天津大学常乔丽作题为《中国工程教育治理的演变历程、体征要素与路径指向》的报告。研究通过政策分析法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程教育治理的历史演进脉络。在政策网络视角下,工程教育治理从政府科层治理模式到网络治理模式的演进内含着治理主体、治理结构、治理工具和治理机制的系统演变。之后,研究从加强政府元治理、布局内外部网络、结合管理规划和软法治理、持续完善协商机制与信息流通机制等角度明确了未来中国工程教育治理体系的发展路径。


天津大学 常乔丽


浙江大学富阳丽作题为《大学治理评价:内涵、原则与要素》的报告。研究阐述了大学治理评价的内涵、原则与要素,认为建构思路是治理结构、治理制度、治理行动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通用原则是科学性、导向性、可行性、系统性;个性原则是效率优先、民主决策、整体设计与依法治校。研究提出了大学内部治理评价的“不倒翁”框架,认为大学治理评价的关键在于各要素间的耦合关系。


浙江大学 富阳丽


统稿 邵兴江、黄亚婷

文丨姜远谋、黄捷扬、钱鉴楠、王改改

丨会务组

20231116


  • 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文科组团教育学院大楼
  • Tel  : +86 571 88273934
  • Fax : +86 571 88273187
  • Copyright © 2018 完美体育平台 版权所有 管理登录
    您是第1000位访问者